我是1971年从鹿头区调任县公路段为担任人、下一任党支部书记的,其时枣阳公路情况较差。全县有列养公路17条合计400多公里。其间只要南关至枣阳火车站6公里是渣油路面,其他均为砂石路,只要汉孟路维护等级高一点,是松保层路面.其它路段是泥结碎砾石路面。我就任今后,全县的砂石路已初具规模,也是开展的大好时期。随国民经济开展的好转和进步,公路交通显得愈来愈重要,处在其时砂石路面的低等级公路已显得很不习惯国民经济开展的需求。公路平整度差,车辆经过才能小,维护劳作强度大,全县34个维护道班300多名养路工人一年到头没有懈怠的日子。其时工人们背着行李,拉着回砂车和伙食东西要行走十几里,乃至几十里远的旅程上路干活,一遇山洪暴发一连数十日,工人不能歇息,抢修水毁保交通。冬季,有时大雪飞扬还下河筛料,那种艰苦年月让人难忘。那时晴天上路扫砂,拉上一天回砂车,膀子磨出血,磨破一双鞋。天不亮上路,天亮收工。工人们收工后不管路沟草地、稻草堆倒下就呼呼睡着了。说是雨天休闲,雨天他人往屋里跑,养路工人往外窜,上路排水清泥补坑槽,养路工人支付如此大的辛苦仍改动不了晴天过车尘土飞扬、雨天车过四溅泥浆的落后情况。公路交通不便,司机行人还有怨声。1972年,咱们安排了公路段部分领导和技能人员先后到咸宁、河南等地观赏学习新建渣油路施行工程技能。随后咱们向县委写陈述介绍了外地的先进经历,对怎么改进我县交通情况提出了开端方案,引起了县委领导的注重。县委下了决计,于72年末举行了常委会,决议大建油路。公路段党支部依照县委指示,立即行动,会集工程技能人员投入测设。我和支部几个以及九个技能员共分为三班,别离到枣南、枣北及干线路上测设,紧接着对施行工程的方案和内业数据来进行体系编列,仅用半月时刻就向县委提交一份枣阳油路建造施行工程的方案,得到了县委的必定。1973年头,县委下发了枣革字(1973)18号文件,建立“枣阳县油渣路建筑指挥部”,县委副书记周本立任指挥长,县革委会副主任耿纯明和副县长陈永兴、交通局长舒端富为副指挥长。县油渣路指挥部设在县公路段。在交通局、公路段、轿车站等单位抽调张道生、魏长林、朱文汉、张利进等六名到指挥部作业室作业。下边有四个分指挥部,环城、七方、兴隆、鹿头、新市、熊集、姚岗、琚湾等沿线十多个区都有专班。
铺设油路底层、中层,需求很多卵石、碎石、河沙、渣泊,施工需求机械、技能、各项资料,这都需求很多的资金。其时上级拨的油路建造款每公里800元一1.5万元。面临资金缺口大,咱们上报县委采纳上面补一点(省市公路主管部分),当地(公社)上班备料民工建勤,咱们担任详细施工。县委提出“全县公民总动员,搞好油路建造大会战”的标语,把油路建造备料使命归入每年农田基本建造一同统筹安排,把挖填土方和炸石、筛沙的使命分化落实到各公社,每年安排施工的民工达20多万人。民工劳作报酬由生产队按平等劳力记工分。民工挖填土方、炸石及筛石子按每方0.3-0.5元,别离予以补助。其时尽管劳作待遇低,劳作量大,但广阔群众筑路的热心非常高涨。其时曾有“腊月二十八,还有一车砂”之说,归纳反映了全县男女老少为公路建造贡献力量的干劲和决计。其时虽遇到“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昭雪风”及后来破坏“”的揭批查运动,但公路建造依然没遭到大的搅扰。
因为全县公路战线长,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公民把油渣路建造作为其时的一项长时刻的、首要的作业使命来抓。从开端修实验路到扩展推行,逐年加大施工使命,农闲搞突击,农忙有专班,常年不断线。公路段提早在当年的七八月份把每年民工建勤备料使命方案拿出来,向县委做到早报告、早预备。然后由县委下文把使命分化到各公社.各公社分化到大队、生产队直至到户到人。并实施县委包片,公社书记包线,公路交通部分包段,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建勤作业获得显著成绩。从73年到油渣路建筑使命基本完结的1978年,全县民工建勤共完结土方170多万方,石方420多万方。因为采纳大打公民战争,在民工建勤上挖潜,使公路造价较低,每公里均匀造价仅14700元,遭到省公路部分和襄樊公路总段的赞誉。1974年10月份,襄阳区域交通局安排全区域各县市到枣阳举行油路建造现场会,对枣阳发起民勤大兴公路建造作了很高点评。从1974年到78年,枣阳接连四年被省市交通公路部分评为油路建造先进县,并颁发了奖旗。
自72年油路建筑开端,73年春全县油路建造遍及开花,其时咱们的标语是“油路上山下乡”,即山区、平原、干支线公路有备料条件的路段能上就上。但便是存在一个技能问题,缺少专业方面技能人员。73年3月咱们安排了23个道班班长和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工人进行训练学习,以理论联系实际对油路建造做全面知道把握。县委副书记周本立亲安闲枣新线公里处搞样板影响很大。大上马时,公路段只要几台组装卡车,车少拉沙石使命大,司机轮换日夜加班,吃住在工地。人泊车不断。为节约开支,确保作业正常进行,机修班将原有的寒酸柴油车改装成了三部自卸车,投入到三个施工点中,减少了人工,加快了施工进度。74年工程进入高潮时油渣供不上了,襄樊供油目标用完了,咱们立刻向指挥部报告,副指挥长耿纯明和我一同赶到省公路局要目标。其时,咱们筑路热心和精力感动了上级,遂将其他县市的方案调剂了一部分给咱们,使咱们当年的方案工程顺利完结。回想起那时的作业局面的确感人。三九隆冬里,咱们的养路工人穿单衣、背心干活,在冰冻的河里捞石子;三伏天里,在高温下熬油·许多累坏了身体,但无怨言。他们抛下一个个农忙时节,为了油路工程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种精力现在用钱也买不到。在广阔工人尽力下,我县的油路建造突出了四个字“多、快、好、省”(即:油路建造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出资省),得到省、地公路部分的高度赞扬。1977年秋,全省油路建造现场会在枣阳举行,参与会议的有全省各县市公路段段长和工程师,合计130余人。咱们扎上彩车到随县接他们,他们认真地到工地看了咱们的工程。他们走到哪里问到哪里,留下一片片赞叹声。在会上我代表枣阳作了题为“发起民工建勤、大打油路翻身仗”的讲话,使咱们县的油路建造的经历在全省得到推行。
自1972 年到78年的7年里,我县共建筑油渣路400公里,均到达四级公路以上规范,其间二级公路到达60公里,在全省榜首个完成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轿车·县公路段被评为大庆式企业。这此,省公路局副局长宋怀通及维护科唐科长、美化路政科谭科长和朱文汉住在我县榜首招待所,用半年时刻查询整理了枣阳公路开展情况,写了“三通一网两环行、枣阳公路相貌新”的长篇总结。我于1978年和转移公司张文生代表“大庆式企业”到省政府参与赞誉会议,并北上大庆观赏学习,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都到火车站接送。其时枣阳公路建造由松保层到油渣路,打了个翻身仗,改动了枣阳公路的相貌,为枣阳公路开展史写下了光芒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