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工程元件,部件;绝热;紧固件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2.承插法指的是管道工程项目施工中,管孔与管孔间接续时使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在管道工程项目施工中,使用承插法的分别有单孔塑料管和多孔塑料管两种,承插式管道由很多的管段连接而成,管段的一端是插口,另一端是承口,承口端口径局部放大,其内径比插口端的外径还大些,安装连接是把管段的插口插入另一管段的承口内,两口之间环形空隙用接口材料填实,接口材料一般可用橡胶圈、膨胀性或石棉水泥,特殊情况下也可用青铅接口。
3.经检索,申请号cn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密封自锁承插接口的插口结构,包括:插口管体;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外表面的插口外壁;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内表面的插口内壁;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类环状凸起;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相邻的密封槽;以及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与所述密封槽相邻的平壁段。
4.上述装置,通过对环形凸起的位置涂抹密封胶,在使承插接口相互挤压进行连接,由于人工涂抹没办法保证密封胶的适用量,可能会由于密封胶量不足导致密封性能差,密封效果不好,或者由于密封胶量过多导致密封胶在未凝固时由于其自身的流动性,从两个管道的承插结构的缝隙处挤出,造成管道污染,装置使用不便,满足不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未解决现存技术中存在的装置使用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
7.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包括插口管体,所述插口管体的内部开设有插管腔,所述插口管体的外壁开设有插口平剖面和插口斜剖面,所述插口平剖面和插口斜剖面均为环形结构,所述插口平剖面开设有两个且均垂直于插口管体,所述插口斜剖面处在两个所述插口平剖面之间,所述插口斜剖面固定设置有止退齿和密封胶加强扣,所述插口斜剖面开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密封圈沟槽位于密封胶加强扣的一侧,所述密封圈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插口管体的一侧设置有承口管体,所述承口管体的内部开设有承管腔,所述承口管体的内壁开设有承口平剖面和承口斜剖面,所述承口平剖面和承口斜剖面均为环形结构,所述承口平剖面开设有两个且均垂直于承口管体,所述承口斜剖面开设有止退齿槽和容胶凹槽,所述容胶凹槽的底壁设置有环状凸起并开设有密封胶注入孔,所述止退齿与止退齿槽啮合连接,所述密封胶加强扣位于容胶凹槽的内侧,所述插口平剖面和插口斜剖面分别与承口平剖面和承口斜剖面相互接触,所述容胶凹槽和密封圈沟槽均为环形结构。
8.优选的,所述环状凸起卡入密封圈沟槽内,且位于密封圈的顶侧,并挤压密封圈。
10.优选的,所述密封胶注入孔分散开设有若干个,且密封胶注入孔的一端延伸至承口管体的外壁。
12.优选的,所述插口斜剖面和承口斜剖面分别与插口管体和承口管体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a和b,且a=b=10
13.优选的,所述密封圈选用v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或y型密封圈。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层的自锁密封,提高了插口管体与承口管体相连接的密封性及结构稳定性,实用性强,且抗拉力效果好,连接简单易操作便捷;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密封胶注入孔和容胶凹槽,使密封胶注入后,由于容胶凹槽的限制使密封胶的取用量合适,且密封胶凝固后两个管道的承插接口处保持整洁;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胶加强扣,使密封胶在凝固后在容胶凹槽内位置卡死,无法沿着容胶凹槽的环形结构发生意外转动,保证了管道接口的密封性。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协作,不仅保证了管道承插接口相连接后的密封性和结构稳定性,且抗拉力效果好,连接简单易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的a部分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的实施例二的部分主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的实施例三的部分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的实施例四的部分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插口管体1、插管腔2、承口管体3、承管腔4、插口斜剖面5、承口斜剖面6、止退齿7、止退齿槽8、密封胶加强扣9、密封圈沟槽10、容胶凹槽11、密封胶注入孔12、插口平剖面13、承口平剖面14、密封圈15、环状凸起16。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一种密封多锁扣承插接口,包括插口管体1,插口管体1的内部开设有插管腔2,插口管体1的外壁开设有插口平剖面13和插口斜剖面5,插口平剖面13和插口斜剖面5均为环形结构,插口平剖面13开设有两个且均垂直于插口管体1,插口斜剖面5处在两个插口平剖面13之间,插口斜剖面5固定设置有止退齿7和密封胶加强扣9,插口斜剖面5开设有密封圈沟槽10,密封圈沟槽10位于密封胶加强扣9的一侧,密封圈沟槽10内设置有密封圈15,插口管体1的一侧设置有承口管体3,承口管体3的内部开设有承管腔4,承口管体3的内壁开设有承口平剖面14和承口斜剖面6,承口平剖面14和承口斜剖面6均为环形结构,承口平剖面14开设有两个且均垂直于承口管体3,承口斜剖面6开设有止退齿槽8和容胶凹槽11,容胶凹槽11的底壁设置有环状凸起16并开设有密封胶注入孔12,止退齿7与止退齿槽8啮合连接,密封胶加强扣9位于容胶凹槽11的内侧,插口平剖面13和插口斜剖面5分别与承口平剖面14和承口斜剖面6相互接触,容胶凹槽11和密封圈沟槽10均为环形结构;环状凸起16卡入密封圈沟槽10内,且位于密封圈15的顶侧,并挤压密封圈15;密封圈沟槽10和密封圈15相互对应且均设置有若干个;密封胶注入孔12分散开设有若干个,且密封胶注入孔12的一端延伸至承口管体3的外壁;密封胶加强扣9设置有若干个,且均为凸起结构;插口斜剖面5和承口斜剖面6分别与插口管体1和承口管体3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a和b,且a=b=10
29.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插口管体1的接口向靠近承口管体3的接口方向滑动推进,直至插口平剖面13与承口平剖面14相互接触,使止退齿7和止退齿槽8相互啮合,对两个管道的承插接口形成第一层的自锁固定,使插口管体1与承口管体3水平位置不变,在拉力的作用下也难以分开,此时环状凸起16会对密封圈沟槽10内的密封圈15做挤压,使插口管体1和承口管体3相互连接形成的管道封闭,通过设置多个密封圈15和环状凸起16,使密封性能更好,多两个管道接口形成第二层的密封,再通过高压注胶设备向密封胶注入孔12内注入密封胶,密封胶在未凝固之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随之流入容胶凹槽11内,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容胶凹槽11的环形结构流向插口管体1的外壁与承口管体3的内壁之间,在密封胶凝固后对两个管道的承插接口形成第三层的密封固定,且通过设置若干个密封胶加强扣9,使密封胶在凝固后,卡紧在容胶凹槽11的位置不变,防止凝固后的密封胶在容胶凹槽11的内侧的意外转动,失去密封胶的密封性,通过设置三层的自锁密封,提高了插口管体1与承口管体3的承插接口相连接的密封性及结构稳定性,且抗拉力效果好,连接简单易操作便捷。
31.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容胶凹槽11设置在插口斜剖面5,密封胶加强扣9和密封圈沟槽10均设置在承口斜剖面6,密封胶注入孔12的一端位于承口斜剖面6,另一端延伸至承口管体3的外壁,密封胶注入孔12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密封胶加强扣9之间。
33.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止退齿槽8设置在插口斜剖面5,止退齿7设置在承口斜剖面6。
35.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止退齿槽8和容胶凹槽11均设置在插口斜剖面5,止退齿7、密封胶加强扣9和密封圈沟槽10均设置在承口斜剖面6,密封胶注入孔12的一端位于承口斜剖面6,另一端延伸至承口管体3的外壁,密封胶注入孔12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密封胶加强扣9之间。
36.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协作,不仅保证了管道承插接口相连接后的密封性和结构稳定性,且抗拉力效果好,连接简单易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聚合物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老化 2.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